南通神兆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022-06-21 11:08:02
河蟹苗种投放的注意事项
春节过后,河蟹养殖户开始陆续放蟹苗,根据河蟹的生物学特性研究,以及多年的养殖实践总结,河蟹放苗时应注意以下事项:
蟹苗放养时间
河蟹放养,一般选择在春季较好,最理想的放养时间是水温达到8℃以上,扣蟹下塘即可摄食,这样可提高扣蟹第一次脱壳的成活率。
河蟹放苗水质指标要求:pH值在7.5~8.5之间,亚硝酸盐≤0.05 mg/L,氨氮≤0.3 mg/L,溶解氧≥4 mg/L,余氯≤0.01 mg/L。
扣蟹选择主要标准
选择扣蟹苗时,最好是按照以下标准选择:
1、选择长江水系的苗种;
2、群体规格整齐,一般选择120-150只/kg的扣蟹为好;
3、无性早熟个体;
4、附肢完全,体表无病灶;
5、蟹种活力强,将种蟹翻面能迅速翻身。
了解扣蟹培育情况
1、扣蟹产地:离海越远越好,离海越远池水盐度越低,早熟蟹比例越小,并且更易适应淡水池塘的环境。
2、扣蟹培育积温:要求扣蟹培育池水稍深,有一定肥度,水草丰富,有利于降低积温,减少早熟蟹。
不宜选择的几种扣蟹
1、温棚培养的扣蟹不宜买
这种扣蟹生长的积温高,生活水域盐度高,进入内陆水域养殖后,生长规格小,成活率低。
2、早熟扣蟹不宜买
这种扣蟹背壳呈墨绿色,雄蟹螯足绒毛粗长发达,螯足、步足刚健有力,雌蟹肚脐变成椭圆形,四周有黑色刚毛。
3、小老蟹不宜买
小老蟹又叫“懒小蟹”、“僵蟹”,已经在淡水中生长二秋龄,因某种原因未能长大,之后也不会再长,一般性腺已经成熟,所以背甲发青,腹部四周有刚毛,夏季易死亡,回捕率极低。
4、病残蟹不宜买
病蟹四肢无力,动作迟钝,入水后再拿出来口中泡沫不多,体表有病灶,剥开外壳可见鳃的颜色发黄变黑等,残蟹缺肢短足,或有其他损伤。病残蟹不易饲养管理,断肢蟹虽能再生新足,但商品价值已经降低。
扣蟹放养密度
1、放养当年养成上市,一般以低密度养殖为主,亩放养量在800只左右。
2、暂养模式,冬季将蟹苗在小的蟹池暂养,暂养池密度每亩4000-5000只,规格每斤120-150只,到年后5月,蟹苗在暂养池经过2-3次蜕壳后,将蟹苗分规格转入大池塘(大池亩放养可在800-1200只)。
扣蟹放养程序
1、蟹苗放养应选择在晴天的早上或傍晚,尽量避开阴雨冰冻天气。蟹苗浸泡消毒后,选择池塘浅水区多点分散放养,打开网袋后让其自行爬入池水中。
2、放苗前,全池泼洒“解毒全效”+“高效抗应激灵”,2亩·米/组,解除水体内的毒素,防止河蟹应激,提高苗种成活率。
3、在放苗5~7天后,全池泼洒1次 “氨基生命钙”,4-5亩·米/瓶,以满足蟹苗首次蜕壳的矿物质需求。
4、尽早开食,促进蟹苗的营养摄入和积累,提高成活率。